这是一首歌的神韵,这是一条河的魅力,这是一座城的情怀。

5月29日,浏阳市政府二楼的会议室里,高朋满座。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省高协)会员企业浏河集团,和浏阳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浏阳文化发展和品牌建设”座谈会在热烈地举行。

浏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旭; 副市长邓雪琴;省高协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娥;省高协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向平华;省高协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政峰;省高协副会长、湘潭市人大代表杨晓青;省高协代表张申斌、王小野、陶陶、黄安国、喻翔风、张尚慧、潘凌颖和特邀代表蒲俊丽、阳立民、庞兴等参加。参与的嘉宾还有上海德稻集团、天则传媒等公司的文创投资专家。

省高协副会长、浏河集团董事长周永桂,代表以高新产业为龙头的浏河集团作了主旨发言。
事实上,在中央提出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内需消费拉动背景之下,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将进入集中大爆发阶段,这为众多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浏阳,这个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这个英雄的将军故里,这个世界烟花之都,这个拥有蜚声海外的九曲历史名河,这个拥有唯美郊野山水资源的宝地。现在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

浏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商机在哪里?有哪些发展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项目运作?
各位专家围绕着这些议题,热烈探讨,建言献策。

浏阳市是一片集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庄于一体的热土。
“我是唱着浏阳河的歌曲长大的,第一次来浏阳,对浏阳的发展印象深刻。”高协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人向平华说。

省高协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娥和省高协副会长、湘潭市人大代表杨晓青均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要齐头并进。

周永桂是个土生土长的浏阳人,他对浏阳文创、文旅产业的发展思路可谓高瞻远瞩,他所领导的浏河集团正在全力攀登高峰。
浏阳市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且落到了实处,今年2月,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从土地审批、财税、信贷、宣传、就业、奖励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浏阳拥有各类文化企业1500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2011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值占全省排名全省第一。浏阳文化产业呈现了烟花文化、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中医养生、新型创意等五大门类的主导产业格局。

省高协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政峰对浏阳的文化产业发展表示充分地肯定和认同。
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了解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只有先搞清楚了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变革,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才有可能抢占时代的制高点。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6600美金,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体验旅游时代正扑面而来。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要享受生活、逃离都市、寻找理想中的乌托邦,要减轻焦虑、寻找自我、丰富多彩。
陈政峰说,浏阳具有五大优势,分别是交通格局、文化品牌、山水生态、专业平台和政策培育。交通格局好,能畅引四方宾客;文化品牌强,能绽放世界价值;山水生态美,能凸显自然魅力;专业平台优,能孵化创意梦想;政策培育实,能助力产业蓝图。
“省高协将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对接,一对一,点对点,推动高协与浏阳的会员企业政企合作,共同推进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开花!”陈政峰高兴地表示。